张烊文点点头:“听说过。”

    所谓宜家效应。

    消费者对自己参与制作或组装的产品会赋予更高的价值评价。

    尽管这些产品的质量或外观并不完美。

    这一效应得名于IKEA的商业模式。

    顾客在IKEA门店里购买的家具到家以后需要自行组装,而这种参与感会增强他们对产品的喜爱,并且会产生一种珍惜感和更高的价值感觉。

    宜家效应并不是帝豪集团的精英们研究出来的,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一位北美的行为学专家教授提出了这个概念。

    这位教授做过实验。

    他找来一些社会实验者,让他们用卡纸制作难度较高的手工作品例如千纸鹤和青蛙。

    这些参与实验的人没有任何手工基础,不出意料的是,即便按照说明书的步骤也叠的七扭八歪。

    但他们对自己的手工作品评分都很高,满分10分大家普遍给自己打7分以上。

    他又拿这些七扭八歪的作品让路人们打分,结果普遍是1~3分。

    这位教授还准备了手工大师用卡纸叠出来的青蛙,问路人愿意出多少钱来购买。

    路人们对七扭八歪的青蛙出价不超过1美元,但是大师的作品大家普遍超过5美元。

    但当他把作品又带回去,问实验者们愿意出多少钱回购自己的作品的时候,这些实验者的出价往往高于3美元。

    对于大师们的标准手工青蛙和路人们一样,普遍超过5美元。

    这个实验被帝豪收入经典的资料库,他们每年还给这个教授打一笔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