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三只是淡淡地和村长打了个招呼就挥鞭而走了。众人也不敢问,他车上拉的是什么东西?现在村民们其实还是有些怕陈三的,或者说怕半山山庄的人。
因为他们代表着权力与金钱。村民们怕得罪了他们,以后不能跟着挣钱了。现在整个牛家湾的日子都比以前富裕多了。毕竟庄稼大家依旧在种,每年冬天还能跟着种大棚菜再挣一笔。相当于是多增加了一笔收入。收入多了,大家的日子自然好过些了。
“哎,人家种大棚菜,我们也跟着种,人家赚大钱,我们挣点小钱。这会子,我们大棚菜种的多了起来,人家又换花样了。”有人半是含酸半是羡慕地说。
能让陈三亲自出马的,显然不是普通东西,而且还只有区区三小车的货。他们还不知道是果子,只以为是柳玉琴又种了什么稀罕菜。这三年下来,柳玉琴的大棚菜,品种也是慢慢在变多。比如红菜苔,就只有她独家种植,村里人以前没种过,也不会种,而且还得找柳玉琴买种子,或者菜苗子,他们也不太愿意。这个红菜苔倒成了柳家的独家经营,不过柳玉琴种的也不多,因为这个菜别的地方多。
虽然村里人都知道柳玉琴种了些果树,但因为一直没有结果子,也没有人想到,这批货就是果子。其实一开始,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那是果树呢。后来知道是果树,柳玉琴也是这样说的:“反正有地,就随便栽了些树,能结几个果子自己吃也好,不结就当是木料或者柴禾吧。”
因为她也不能保证这些果树,能正常结果,靠果子赚钱。
村里人也对果树不感兴趣,实在是他们不会种,而且他们也没有地种果树,不象柳家有大块大块的荒坡地,可以随便柳玉琴折腾。因此,也没有人在意柳家搞了个果园。
“村长,去柳家打听打听呗。”有人说。
村长却叹了口气,说:“你们以为我们想打听,就能打听到的吗?我劝大家还是老实些,该干什么就干什么,好处自然少不了。不然,小心因小失大呢。”
“就是,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种菜,只要柳家还在种菜,我们的菜就能卖出去,这笔收入就能保住。想那么多干啥子,没的惹人嫌。”有人连忙说。
这就是明白人了,只要自己能赚,管人家又做了什么啊。说实话,村里人能种大棚菜,多这一笔收入,还是靠了柳家和半山山庄。何苦去得罪别人呢。谁家还嫌银子多了咬手啊,多一笔收入谁不开心啊。没了半山山庄与柳家,大家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好处。
这些人想法一转变过来,对柳家的态度都好了很多。渐渐地,有的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亲近柳玉琴了,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,柳玉琴自然就顺着台阶下,与这些人的关系亲近些了,其实她也乐意与大家的关系变好。毕竟一个村子的人,很多时候,柳家也不能独善其身。大家能和睦相处,互相帮助,也是件好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