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而且你不也说了吗,想让你家的二燕也重新学习学习,我觉得这是好事儿,但你家二燕上学的时候就各种不服管,有你媳妇儿教她,或许还真能听一听。”张白仓对二燕的上学经历,那可以说是历历在目。
可以说,在他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,于燕这个人是学习天赋不出众,玩的心思最重的一位姑娘。
“还有,你让你媳妇儿放心大胆的教,等这两个孩子五年级的课程都掌握了以后,我这边再让他们跟着学生重新考试,如果能考上初中,就可以继续念初中。”张白仓蹲在地上双手合上了书箱子,“能初中毕业就初中毕业,如果能考个高中,或是职高,中专什么的,那不是更好?”
“唉,有些孩子呀,只有真正步入社会之后才知道读书的可贵,你家二燕如果真的能跟着你嫂子学习,可千万让她抓住机会,别再蹉跎岁月了。”
于大为想想,还挺有道理。
他是能明白张校长话里面的意思,不只是他们屯子,每年到五年级考试以后,很多学生因为考不上就不念了,回家跟着爹妈种地。
还有考上了镇上的中心学校,念了一段时间突然就放弃不念的,不是选择回家跟父母种地,就是跑去外面打工了。
于大为还记得自家大儿子的日记里,曾经记过这样一段。
说有一年寒假的时候,好像是初二,他回老屯看他爷爷,也就是于大为的爹于老蔫。
那个时候,于大为的老妈张云芹因为疾病缠身,最终在小沐雨五年级冬天去世,至此家里面就剩下这爷孙俩。
那个时候,二燕早已出嫁,老妹儿小芳也结了婚去了冀省乐岛打拼创业,自己一直在油城干机械维修还债。
老爷子失去爱人的痛苦,或许只有小沐雨最清楚。
只是初中老爷子也怕自己无力去管小沐雨,便让他带走自家儿子去市里念书。
孩子是个懂事儿孝顺的人,上了初中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回老屯看看自家爷爷。
当然于大为不看日记可能还不知道,这小子回屯子里也不是那么单纯。
老于家的人或许是基因改良的结果,个个骨子里都是色胚,小沐雨日记上记得很清楚,要去看看那位姚家的小姑娘。
不过遗憾的是,他自己回去了很多次,却一次也没有见到过。